地理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作者: 时间:2022-03-13 点击数:

地理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科始设于1958年,依托地域优势,在青藏高原地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成长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青海省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获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获批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青海“一优两高”发展需求,借助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我院在高原科学研究领域中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经验和成果,形成了全球变化与高原灾害防治、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高原资源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高原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高原资源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等独特的研究方向,成为青藏高原上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国家战略研究的、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中心。

()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立足于地球表层过程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和保护、城市地理研究、旅游规划与管理,掌握坚实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及应用手段,能在科研教学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研究与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具体目标如下: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愿意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具有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精神。

2.理解地理学探讨陆地表层自然与人文各要素演化、空间分异及相互作用的学科内涵,掌握地理学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熟练运用地理学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具备专业化社会服务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可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论文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较强地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及数据分析处理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可负责完成野外科考、监测和采样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具备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基础,在科研上做出创新性成果。

()研究方向

本学科拥有一大批长期扎根青藏高原的科研工作者,在高原科学研究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科研经验和成果,形成了稳定的特色优势学科方向。

   1.自然地理综合研究

本方向借助地处高原的地缘优势,经过多年的积淀和发展,形成了极富区域的特色研究方向,重点开展了明清时期青藏高原河湟谷地、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耕地恢复重建、聚落时空格局与演变、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事件与自然灾害风险的研究,建立了适合青藏高原农牧区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为高原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2.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过程

本方向关注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及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高原地表物质循环过程、能量交换过程及时空异质性等工作,系统的研究了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关注植被组成结构、土壤碳氮含量和性质的影响,针对退化湿地草地恢复重建技术等,开展了一系列理论基础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研究,开展了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事件与自然灾害风险的研究,建立了适合青藏高原农牧区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

3.环境变化与人类响应

本方向对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等典型区域的第四纪沉积物及古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揭示高原东北缘过去环境演变过程及典型区域现代地表过程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青藏高原东北缘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气候突变成为本区新石器-青铜时期社会演变的重要激发因子,相关研究成果被Science报道。

4.交通地理与区域经济发展

本方向立足于青藏高原,研究交通运输地域组织的规律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其核心是研究区域交通网(包括线网、枢纽和港站)的结构、类型、地域组合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地区间的运输经济联系、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有紧密联系的客、货流的产生与变化规律,交通运输在地域生产力综合体形成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揭示区内经济结构的空间联系与区际物质联系的内在规律。

5.区域发展与城乡规划管理

本方向基于地缘优势,立足青藏高原,面向西部及周边地区,突出人文与自然要素耦合作用,以探索青藏区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规律和区域发展机理为核心,重点研究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地理、城市群与城市地理、乡村地理及城乡关系、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格局及演变规律、动力机制和多维效应,揭示人口、产业、土地、交通、生态、环境等要素在区域、城乡之间的变化规律,拓展了对青海高原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布局、高原人地关系等研究领域。

6.旅游地学与规划开发

本方向以地球科学(地理学、地质学)的理论、方法为基础,并结合其他学科(旅游学、生态学、社会学等)知识,以青藏高原为主要研究区,以发现、评价、规划、保护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和与人文景观,探讨其形成原因、演变历史,为区域旅游事业发展和国家公园建设服务。

7.遥感应用与地理空间分析

本方向以遥感技术为核心,以更有效地支持数学模型为目标,进行地理模型的专业化研究。重点进行了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遥感动态监测系统研究及土壤特性参数高光谱反演、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及评价等研究工作,为高原生态环境时空分布特征、动态变化、灾害预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支撑。

8.遥感信息分析及地学应用

本方向在地学规律基础上构建遥感信息分析模型,结合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等综合型应用技术和理论,获得能反映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学发展过程的有效信息,实现遥感数据的综合处理及地理环境动态变化的有效监测。

9.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本方向开展高原资源环境的遥感监测、数据挖掘、地理系统格局与过程分析,研究多源遥感信息的时空融合办法,发展高原时空数据分析模型,开发大型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时空信息可视化系统,实现地学分析计算和地学过程的动态模拟。

()师资队伍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9人,是一支以地理学为主,兼有地质学、生态学、生物学、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学科背景的学术队伍,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32人,最高学位非本校获得者35人,占比1.43%,学缘结构合理,专业结构具有较强的交叉优势。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4人,教授13人,副教授36人,45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24人,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青海省高端千人计划入选者21人,青海省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11人,青海省高校“135”人才9人。

(五)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重视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创新构建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系统科研思维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目前在校学生人数222人,其中博士生97人;硕士生125人。近五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含升博)达 90%以上,用人单位评价良好,在提升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水平,服务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学科平台作用。

(六)培养条件

目前,地理学拥有一支以地理学为主,兼有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背景的学术队伍;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野外试验台站,;4支教学科研团队入选省部级支持计划,包括“自然地理学”省级优秀教学团队、“青藏高原地表环境过程”省级科研创新团队、“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青海省人才小高地、“青藏高原水文水资源”青海省高端千人计划引进创新团队。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制度建设

通过不断地探索实践,我院坚持抓好一个流程、两个责任人、三个关键点的过程管理,构建了适合地理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保 障体系。一个流程指完善学位论文工作流程,两个责任人指落实校内导师与校外实践导师职责,三个关键点指强化招生选拔、中期考核、学位授予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相关的制度,构建闭环式教育教学评价监督体系,努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为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出台《青海师范大学关于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规定》、《青海师范大学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处理暂行办法》、《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及答辩工作实施办法》、《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办法》等文件,重视研究生教育,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师资队伍建设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营造尊重人才、服务人才和成就人才的良好氛围。要把政治素质、师德师风、育人能力、培养条件等这些方面都作为选聘的标准,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年审和动态调整制度。我院努力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导师队伍梯队,导师队伍主要由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人才和优秀博士组成,并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构建一批善于创新、团结协作、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导师队伍。

1)完善规章制度,发挥政策引领,坚持引育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极推进学科建设发展,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实施柔性引进政策。

2)推行导师培育工程,提升导师队伍水平。本学科导师遴选严格执行《青海师范大学导师聘任及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明确标准明确、程序严格、公平公正、保证质量选聘原则,依据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差异、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特点分类遴选。严格导师标准,重视把好入口关,导师数量大规模提升。我院现有导师78名,其中硕士生导师35人,博士生导师43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水平大学与我校开展对口帮扶之际,学院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励学术骨干参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提升了我院导师队伍水平,为培养博士研究生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各培养方向专业特色鲜明,均配备有稳定成员,团队结构合理,完全能胜任学生的培养工作。

(三)培养条件建设

1.导师管理

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及管理办法,评聘分离;依据导师培训办法对导师进行多种形式培训;依据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等制度规范导师的指导工作,依据导师岗位考核办法等文件对导师从教学质量、科研产出、研究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

2.学风建设

学校制定有学术道德行为规范及管理办法、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等文件,采取多种措施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对毕业论文进行严格审查,2021年度本学科学风良好,没有发生学术不端行为。

3.重点研究平台数

截止 2021 年,地理学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学类)、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野外试验台站,共有科研设备2000余套,除配备常规设备外,同时还拥有N2O同位素分析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CO2同位素廓线测量系统、液态水和水汽同位素分析仪、释光年代仪等大型仪器设备。

4.图书资料和电子信息资源

学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资料196万余册,电子期刊近4万种,电子图书65万册,其中与地理学相关的图书2.58万册。学校现有中国期刊网、Springer LINK26种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有青藏高原地学信息中心,现有图书1万余册,期刊60余种,拥有丰富的青海省基础地理数据。

5.研究生奖助

学校具有较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主要奖助类型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另外,学校设立了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优秀毕业研究生、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励等多个专项奖励。

2021年,我院研究生有5人获国家奖学金,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3人,192人获学业奖学金,其中 36 人获一等奖,83 人获二等奖,73 人获三等奖;2019级人文地理学研究生张涛被评为 2021 年度校优秀研究生干部;9人被评为优秀毕业研究生,3人被评为学院优秀研究生干部,17人被评为优秀研究生。

开展“三助”岗位的遴选工作,每年为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管、助研岗位80多个,研究生在“三助”岗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籍研究生90%以上参与到老师的项目申报和研究,成为我院科研实力持续提升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6.人才培养基地

截止2021年,学院共建设实践基地22个。选派4名研究生到北京师范大学、兰州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与对口支援高校加强联系,使我院研究生可以参与更多科研项目,增强科研意识;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导师”负责制,校内导师负责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理论指导,校外导师负责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实践、毕业课题等培训。

(四)科学研究工作

围绕本学科相关专业,以特色优势的研究方向为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整体水平有效提升,科研经费充足,能满足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的需求。 2021 年,学院老师共发表74篇论文,其中导师发表核心期刊33篇,导师在研项目7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其他成果8项。

(五)招生与培养

1.招生工作

2021年度,本学位点招收66名硕士研究生,28名博士研究生,其中全日制地理学-学术硕士研究生49名,全日制学科教学(地理)硕士研究生17名,招生率完成100%

2.培养工作

我院严格执行学校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的相关文件,进一步推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帮助研究生优化知识结构,拓展学术思想,激励学术创新。目前,我院《地理中国-青藏高原》为国家级示范课,2021年我院为研究生开出课程 97 门,其中专业基础课 21 门,专业方向课 32 门,专业选修课 44 门,为更好地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地理学科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专业实现自由选课。

2021年度,学位点完成了 2022届毕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工作,51 名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组织完成了2020级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实践,14名研究生全部顺利通过。

组织完成了2021届毕业研究生的预答辩和正式答辩, 31 名学术型研究生、16名专业型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全部顺利毕业,全部获得学位授予权,毕业生硕士学位授予率达100%,毕业论文抽检合格率 100%。
   
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导师课题项目。2021年我院老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其中,国家自然基金8项(青年基金1项、地区基金4项、面上基金3项)、青海重大科技专项1项、青海重点研发1项,在籍研究生90%以上参与到老师的项目申报和研究,成为我院科研实力持续提升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

三、学位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研究生的境内外以及校际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项目不多,研究生赴国内外其他高校交流的途径较少。
    2.
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需持续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加强。目前课程教学方法仍以课堂教学为主,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程度需要加强。教师科研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程度不高。目前团队尚无国家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

3.课程建设不够完善,跨学科课程设置较少。研究生以创新作为自身的学术使命,而学术创新多数发生在不同学科的交叉领域。目前学科点课程建设多以单个学科建设为主,跨学科的课程较少。并且对跨学科课程缺乏详尽的规定和要求,也没有提供有利条件,使这些课程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开设线上线下课程,但课程多以线下课程为主,对线上课程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线上课程形式单一,未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4.高端仪器设备利用率低,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300 余台,但部分高端仪器设备只能对学生进行开放参观,而不能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或演示,也导致教师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难度较大。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本学科与国内重点院校同类学科相比,在人才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设置、生源质量、国际交流与学习等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针对存在的问题,下一年度建设计划如下:

1.总体目标

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内涵,提升质量;突出特色,带动全面;强化基础,促进交叉;做强传统,发展应用;分工协作,集成创新,突出技术性、原创性科技成果,形成具有青藏高原区域特色,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学科方向,立足青藏高原,为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务。

2.具体措施

1)着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断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改善科研条件,浓厚学术交流氛围,培养其创新能力。要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从科研实践中提炼科学问题,加强学科的应用研究。完善研究生对外交流制度,加大研究生对外交流资助力度,鼓励研究生境内外以及校际交流,积极与各兄弟院校保持密切联系,与综合性特别是发达地区的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完善以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现本学科研究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调整研究生课程设置,细化各专业方向的培养要求以及实践考核标准。

3)强化对研究生教育全过程的指导与监督

坚持在学校培养质量与就业发展质量并重,构建学科、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等层级监控体系;强化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权,充分发挥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督导组职能,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各个环节的督导,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国家和省里面的各项制度,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理顺工作思路,及时修订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各项规章制度;梳理毕业研究生的信息,建立研究生毕业后质量跟踪及反馈机制。

4)加强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

探索智慧教学发展的创新思路和创新应用新模式,助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打造中特色金课精品课,构建起具有本学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我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水平,推动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

5)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继续举办高水平的学术会议,提升团队整体科研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本学科科研项目申报的数量和质量,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拓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渠道,进一步提高学术交流与合作水平。积极争取与境内外高校合作,提高学位点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保障措施

1)健全学科建设组织机构,促进学科发展

学校加强对学科建设工作的统一组织管理,强化学科建设办对硕士授权学科的管理和支撑服务功能;学院设立“地理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推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具体目标职责细化分解,明确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学科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

2)完善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本学位点的教学管理、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经费使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营造尊重个性、学术自由和学风民主的文化环境氛围,保证学科工作的规范化,促进地理学学科健康有序发展。

3)强化激励措施

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建立目标考核制度,将学科点建设任务纳入学院年度考核目标;建立奖励机制,根据绩效考核对学科学位点建设中成效显著的团队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在绩效分配、和晋级等方面给予倾斜,激发学科学位点建设的活力与动力。

4)加强经费保障

统筹规划,全力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青海省高校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青海省特色学科建设等各类财政专项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学科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地理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地理学科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5)实行研究生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估机制

与麦克斯公司达成委托协议,全方位跟踪评估研究生教学质量、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发展动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





版权所有© 青海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延长段38号  邮编:810008   电话:0971-801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