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青海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始于1984年成立的计算中心,是青海省最早培养计算机领域专门人才的高校,1994年成立计算机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9年成立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以及电子信息专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和物联网工程4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B-的优良结果;于2019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系统、深入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能在政务、金融、企事业、科研和教育等部门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设计、实施、管理和教学等方面工作,为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科技进步服务的高层次人才。
(三)研究方向
本学科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优势和民族特色的藏文智能信息处理、复杂网络与社会计算、物联网与安全等研究方向。藏文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以藏语言文字信息智能处理为主线,开展了藏语数据资源的深度加工、藏汉机器翻译、文字识别和语音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了系列服务于青藏高原科技、教育与文化的典型应用平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复杂网络与社会计算方向以超网络为理论基础,开展了超网络结构建模、演化预测、级联故障建模、区域社会事件与行为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基本实现了集中舆情管控和协同管理运营,为区域社会网络绿色健康发展提供了平台保障。物联网与安全研究方向围绕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智能监测、国家公园建设、智慧牧区等应用领域,建立起无线/水下传感器网络的三江源生态监测的理论架构和应用实例,深入研究青藏高原天、地、水生态智能监测信息采集、可靠传输、高效存储、智能识别与可视化等关键技术。
(四)师资队伍
本学位授权点现有师资51人,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兼职教授8人,其中,柔性引进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引进青海省人才计划1人,青海省“昆仑学者”、“昆仑英才”特聘教授5人。57名专任教师中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优秀专家2名,省级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名,入选青海省人才计划6人、“昆仑英才”2人、“135”高层次人才12人、“千人计划”创新团队1个。
(五)人才培养
该学科目前在校学生人数1000余人,其中博士生83人;硕士生73人,本科生人数702人。已为青藏地区培养计算机类专业人才2200余人,涉及通信、教育、政府、企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
(六)培养条件
本学位授权点目前拥有“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藏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藏文智能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青海省藏文信息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省级计算机领域人才小高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各类实验设备1262台(件),拥有实验室面积4500平米;学校图书馆馆藏总量达97万册,拥有中国期刊网等20个电子图书、文摘索引数据库以及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平台。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学位点建设的根本保障,为做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授权点建设,学院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计算机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师资培养、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修订规范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建立有效的规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科研项目管理、教学及科研项目验收等制度,保障教学科研有序的开展。2021年度修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计算机学院学业奖学金评审实施方案》、《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计算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实施细则》、《计算机学院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实施细则》。
(二)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院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制定师德师风评价与奖惩机制,在任课教师选派、研究生导师遴选、推优评先等重要活动中,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
全方位培训教师,积极提升教师应用科研能力。实施一系列的科研制度,使科研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系列化、规范化的轨道;将科研成果与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做到同指导、同验收、同检查、同总结,强化科研管理中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在对教师的科研量化考核过程中做到公正合理,以调动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为了发展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育和引进工作,本年度因疫情影响没有外出培训,但参加网络培训教师人数达到50余人;本年度新进教学人员2人,已全部纳入学校青年助教制度、青年教师到时制度工作计划,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通过率达到100%。
强化工程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利用中兴通讯企业的真实工程环境,增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推进师资队伍转型。推进混编师资队伍融合,相互借鉴经验,优势互补。完成青海省昆仑英才、昆仑英才·教学名师、信息类评审专家等20人次。5人入选青海省人才计划,1人入选青海省工程与技术学科带头人。
(三)培养条件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院注重科研平台建设,主动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积极获批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青藏高原语言与文化大数据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两个国家级的科研基地;依托于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与兰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对口支援建成青藏高原科学大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形成了1个国家、2个国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体系。
鼓励教师和研究生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交流会议,增强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实力,极大地开阔师生的学术视野、拓展研究方向、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组织和承办学术会议,2021年我院承办“空天信息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中的创新应用高峰论坛”、第22届青洽会数字经济发展论坛、2021图论与组合优化青年论坛、第十七届全国机器翻译大会、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等国内学术会议5次,邀请境内外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35场次。
(四)科学研究工作
2021年获批各类项目17项,其中科技部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1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青海省科技厅重大项目6项,横向项目4项,校级项目2项。完成结题的科研项目16项,科研成果鉴定3项,其中“基于复杂网络的藏文基本单位统计特征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国内领先,“互联网+藏语信息处理平台建设项目”成果被鉴定为国内先进。学院师生已发表或接受科研学术论文136篇,其中发表在SCI收录刊物24篇,EI收录48篇,核心收录29篇;获得软件著作权105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8项,出版学术著作11部。
(五)招生与培养工作
为了确保研究生的招生质量,不断探索科学、规范的复试办法,提高复试质量;严格执行招生政策和规定,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2021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2名,招收硕士研究生26名。
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学中,加强对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2021年度,我院40位教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了70门次的研究生课程。学院重视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有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混合教学,才让卓玛教授的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数字语音处理》已通过结项答辩。出版5门研究生自编教材,现拟出版3门研究生自编教材。
2021年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03篇,其中发表在SCI收录刊物14篇,EI收录45篇,核心收录25篇。软件著作权85项,申请专利2项,科研项目3项,参加比赛获奖20项,线上线下参加学术交流295人次。2021年学院共派出硕士、博士研究生共7人赴对口支援高校进行交流学习。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仍有难度
学院人才队伍建设达到一定高度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的工作进入了瓶颈期。近几年虽然在人才引进、博士生选留等方面在数量、质量上取得长足进步,成效明显。但是,学校地处国家经济欠发达地区,很难吸引和稳定更多高水平人才并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教师梯队。引进人才在国内工作的积累及在国内外同行中的影响需要假以时日;留校博士生要成长为教学科研骨干或带头人也需要精心培养和时间积累。
(二)资源与平台建设受到制约
青海师范大学受地理环境影响,与东部高校相比,教师薪酬待遇差别较大,学科发展的环境、资源共享程度都严重影响学科发展及教师个人发展。大型平台建设资金匮乏,现有公用型设备的建设、维护和更换以及特殊设施设备的维护方面,无法很好地满足教学科研需求,更无法与其他高校和国际一流学科相比拟,学校投入还有待增加。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发展目标
1.落实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工作。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要求,制定好建设方案,从教学团队、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协同育人与实践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做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工作。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30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405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招收培养了14万余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然而,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然后拥有青海、西藏、甘肃、宁夏地区唯一的一个计算机一级学科博士点,但是却没有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对我院和我校的发展、学术影响力、科研水平提升较为不利。建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对学校学术的提升、在全国的影响都非常之大,对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意义深远,因此要高度认识博士后工作,重新审视博士后工作的重大意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依托,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学校将依托新成立的博士后管理中心,建立健全博士后工作规则制度,加大博士后工作招收力度,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推动与工作站的联合培养,积极做好博士后的引进、培养和日常服务工作,为推动我校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3.人才队伍建设。
按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建设需要,以国家人才培育计划、青海省“千人计划”、“昆仑学者”、“昆仑英才”和学校人才引进的有关政策为依托,汇聚相关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通过科研平台建设,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学术带头人、杰出创新人才和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重点围绕5个建设目标构建研究团队,形成多个省部级以上的创新团队。注重培养本地骨干人才,提升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学术创新能力、学术带头能力及参与国际合作研究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造就一批活跃在国内外学术前沿、满足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需求、年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的人才智库。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建立学科专业、科研教学互动机制,把学科发展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构建研教结合、产教融合、产学契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5.科学研究。
围绕国家、地方重大科技需求,注重理论研究成果与实践的有效结合,拓宽研究口径。提升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学科创新能力,产出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成果。立足高原特色,以地区社会稳定、经济、政治以及科技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需求加大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力度,扩大国内外的影响力。
(二)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在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学院成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分委员会,加强一流学科建设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促进一流学科发展、培养质量提高的制度体系。制定一流学科建设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提出发展任务和实现路径。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设置岗位,基于人才培养、教学和科学研究需要,设立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特聘教授、客座教授、客座研究员等学术岗位,按照国内一流学科标准,制定学术岗位聘任条件和聘任流程,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制度保障
根据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计算机学院教学、科研、实验室、师资培养、经费管理等方面的实施细则,规范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对各项工作建立有效的规程,建立教学质量监控、科研项目管理、教学及科研项目验收等制度,保障教学科研有序的开展。
(1)贯彻执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和学术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在关系学院发展以及教师利益等重大事项中充分发挥“两会”的民主集中制度,坚持学院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公平、公正和高效的体制机制。
(2)建立健全教学与科研质量监控、师德师风和学术规范长效机制,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保障教学质量,突出教学与科研业绩成果导向,注重道德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3)落实学科、专业和实验室建设负责人制度,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作用,制定和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方案;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指定专人管理科研仪器设备,建立重大科技事项的决策机制,保障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系列规章制度,充分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效益。
3.平台保障
科研平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本学科虽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省部级科研平台,但平台数量与质量同国内其他高校和国际一流学科仍存在较大差距,大型平台建设资金匮乏,现有公用型设备的建设、维护和更换以及特殊设施设备的维护方面,无法很好地满足教学科研需求。为充分发挥科研平台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支撑作用,2022年度,将加大经费投入和建设力度,同时建立资源共享体系,提高平台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积极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引智基地建设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构建一流的教师队伍,开展一流的科学研究,实现一流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计算机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奠定坚实基础。
4.经费保障
坚持“多渠道、多层次”争取学科发展经费,将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学科发展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全力争取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及平台专项建设经费,全员争取国家与省部级教学及科研项目经费,保障学科方向建设的充足经费。
坚持“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经费使用原则,学科建设经费向重点研究方向领域倾斜,优先安排优势和重点特色学科平台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科研支撑平台和教学实验平台,兼顾文献信息资源平台建设,打造一流保障的硬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