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作者: 时间:2022-03-13 点击数:

社会工作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2014 年获批,2015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 年开始招收第一届非全日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

本学科立足青海,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高海拔地区人才需求及培养的特殊性, 着力构建农牧区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青海模式”,以改革教学模式从传统技术理性模式向能力为本模式的转型为抓手,以参与社会服务为手段,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构建实践平台,形成了民族地区专业教育与实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教学、教学督导、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教学服务系列平台,基本满足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生源充足,报考人数稳定增长,录取学生中第一志愿报考比例逐年提升,近五年年录取率为10%,生源质量较高,进入复试的学生分数高出国家线20分以上,形成了针对多民族共生共荣地区的特殊需求、培养适应西部环境的应用型人才的成熟的教学机制。2019 年社会工作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行列,是高原地区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摇篮,是保障高原社会服务进行的重要力量。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既有社会工作理念又具备社会工作实务技能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掌握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熟悉社区服务的各项基本技能,具备熟练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和一定社会工作研究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教育机构以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及社会发展项目的评估与执行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向

根据本地区新增岗位对专业人才需求,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技术理性模式向能力为本模式的转型,以参与社会服务为手段,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构建实践平台,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形成了民族地区专业教育与实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形成牧区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三个具有显著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基本满足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形成了针对多民族共生共荣地区的特殊需求,培养适应西部环境的应用型社会工作人才的成熟的教学机制。

(四)师资队伍

学位点设立以来,依据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暨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基本要求,遴选包括社会工作、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多学科教师组成专任教师队伍,运用课堂学习、实践教学和专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目前承担MSW 课程教学和实习督导的有15 位专任教师;2015 年以来先后遴选7 位教科研能力强,实务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担任MSW 硕士生导师。MSW 专任教师科研实力较为雄厚,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社会工作专任教师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 项,发表论文37 篇,已形成一支梯队合理、学缘多元、学历层次高、实务成效突出、交流广泛的专任教师队伍。

(五)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改革教学模式从传统技术理性模式向能力为本模式的转型为抓手,吸收发达地区先进的社会工作教育理念,结合青海的地域特点、师范大学的办学特点、社会工作专业属性的特点,以参与社会服务为手段,与政府、社会组织等多方构建实践平台,形成了民族地区专业教育与实务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教学、教学督导、社会工作服务、志愿服务等多元化教学服务系列平台,基本满足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形成了针对多民族共生共荣地区的特殊需求,培养适应西部环境的应用型人才的成熟的教学机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优化理论与实务教学体系,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基础理论”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实验教学”与“课程实习”为手段,训练学生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研究,强化学生社会工作价值观、提升专业理论认知及实践能力,形成了“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就业和社会社会服务一体化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已为为西部地区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000余人,目前在校学生人数168人,其中硕士生52人,本科生人数116人。根据近年来毕业生跟踪调查,本专业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或学科相关行业,主要在社会组织、社会福利机构及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农村发展、社区照顾、戒毒、流动人口、农民工和老年人服务等相关工作,学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符合职业期待,对就业现状比较满意,用人单位整体评价较高,认为毕业生专业素质高,能较快进入职业角色,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社会服务能力,工作成效明显。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1、专业建设规范化

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素质高,组织得力,服务到位,师生对教学管理满意;教学文件完备,制度健全,注重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工作服务实习均有一套系统的管理细则,教学档案完整,执行严格,教学管理各环节质量标准完善,教学评估与监控体系完整,运行良好,教学检查制度化、经常化,学生评教参与率100%;经常组织教改经验交流,及时报道教学信息及成果,渠道畅通,成效显著。

2、师资队伍建设新进展

2021年,采用内培外联的方式积极进行师资队伍建设,选派1名教师利用对口支援计划赴北京师范大学进行社会工作博士学位的攻读,同时积极联系外部资源,一方面以对口支援为契机,邀请原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史柏年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马烨博士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社会服务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以实践带学习。本学位点有1名教师通过青海师范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遴选,1名外聘教师正在引进中,导师队伍得到了壮大。

教师通过立足现实问题,服务地方,积极参与社会工作一线服务,以“农牧区社会工作、多民族城市社区服务、学校社会工作”三个较为稳定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为指导,形成了梯队合理、学缘多元、实务成效突出、交流广泛的专任教师队伍。社会工作导师在教学中无教学事故发生,严格按照《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管理规定》的要求,强化考试过程管理,实现考试命题、组织、评卷各环节规范无差错。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教材、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核查对专硕研究生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未出现任何违规问题。依照《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的文件精神,持续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效。

3、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强化学生专业价值

把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互为主体的协同式学习交流过程,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彼此生命相聚却不曾相遇的生命空间。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与价值的引导、通过专业方法及专业训练,在实践的人生体验中引导学生逐渐自觉地形成对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认同——诚信,接纳,助人自助、自助助人的专业价值理念,在价值层面上的完成对学生“社工人”人格的塑造。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人才培养、专业教学环节已较规范,但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教学、实习教学、实习督导、案例教学等环节尚存不足,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

1、学术团队的体量偏小,高层次人次不足,教师的人均科研产出偏低,高水平科研成果欠缺。现有的团队规模无法满足科研教学的需要。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目前的政策对于教师的学历提升作用有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寻求和引进合适人选较为困难。

2、实践教学力量不足。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教师均要担任实践督导工作,随着实践教学工作的深入,教师的教学任务日趋繁重,教师用于教学过程的时间、精力与过程投入明显受到影响,如何确保实践教学的投入不断增长,如何推动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突出的问题。

3、国内学术交流不足。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师生参加国内学术会议,与高水平大学的交流明显不足。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观念转变为先导,用新时期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来指导专业建设,并在专业建设中充分体现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力争把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建设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

1、学科地位目标:提升社会工作专业影响力。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承接校内外项目;凝练1个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研究方向;力争使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发展居西北区域前列。

2、师资队伍目标: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一方面,全力支持通过进修、访问学者、在职攻读学位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知识、开阔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支持教师通过参加各种类型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使教师及时掌握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和最新成果,紧跟学术发展和时代的步伐。 借助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新引进1-2名青年博士,引进(柔性引进)1名在全国社会学、社会工作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专业带头人,48名实务领域业务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基础,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

3、教学条件建设目标:建设一批高水平、示范性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

在完善现有实验实习设施、基地的基础上,校内规划建设建成高水平实验室,在校外提升现有实习基地的水平,择优创建社会工作专业示范性实习基地。

4、社会服务发展目标:增强服务社会的水平。

巩固提升现有的社会工作站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建成1个面向社会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培训中心,扩大服务社会的范围;建成1个应用研究中心,全面提高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实现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的双向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师对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科研档次,力争国家级项目1-2项,争取省级科研项目1-2项,其他科研项目2-4项。




版权所有© 青海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延长段38号  邮编:810008   电话:0971-801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