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年)

作者: 时间:2022-03-13 点击数:

体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1)


     一、 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青海师范大学建于1956年,是青海省省属重点大学。体育学科始创于1972年,当年成立体育系,2004年成立体育学院,2009年获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0年获批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是青海省最早实施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体育人才培养的学科点。

本学位点面向青藏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需求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能够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专业技能好,实践能力强,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学位点立足高原,在高原训练、高原卓越体育教师培养、高原体育保健与健康等领域成绩显著,形成了鲜明的高原地域特色。

(二)培养目标

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热爱体育事业,勇于改革与创新。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等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体育专业基本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具有扎实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相关领域的理论基础,熟悉体育领域重大实际问题的产生原因、表现形式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能够运用该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三)研究方向

体育教学方向旨在为青藏地区中小学校培养掌握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扎实的体育教学能力和素养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肩负学校、社会等体育事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运动训练方向旨在为青藏地区培养掌握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等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具有扎实的运动训练实践与科研能力,能够胜任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

()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29人,校内专任教师20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博士3人,硕士14人,教授7人,副教授8人,45岁以下教师占30%;校外教师博士2人,硕士6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篮球协会理事和大学生篮球协会副主席1人;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3人,一级裁判6人;一级运动员1名;省级骨干教师2人。校外行业导师9名,

(五)人才培养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面向青藏地区中小学体育师资需求和区域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培养能够解决体育运动实际问题,且专业技能好,实践能力强,能胜任体育教学、运动训练领域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人才。该学科已为青藏地区培养体育本科生2100余人,培养硕士研究生240余名,其中体育硕士专业人才100余人,涉及教育、政府、企业等多个行业和部门。

()培养条件

1.发展环境

(1)政策背景有利。青海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体育强、青海强”;战略方针是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战略目标是逐步由体育青海向体育强省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方面的高层次人才,体育硕士培养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2)
办学经验丰富,办学声誉好。自2007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累计培养213名研究生,其中体育硕士118名。学校高水平田径队员切阳什姐荣获伦敦奥运会竞走银牌,高水平女篮连续十七次获西北赛区冠军,获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女子篮球赛第三名,学校男子篮球、足球、跆拳道、摔跤、射箭、武术等项目在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为青海省和学校争得了极大的荣誉。学校先后成功举办大学生CUBA篮球联赛、大学生女子篮球超级联赛和CUFA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大学生男子组西北区决赛等赛事活动,受到主办方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学校多年的办学历程为体育硕士积累了丰富的办学和培养经验。
    (3)
实习实践平台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校体育学科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显著提升,服务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建有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青海省学生体质监测中心、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基地等教科研平台。为体育硕士的培养搭建了良好的素质平台和坚实的实践条件保障。

2.教学资源

(1)培养经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青海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等政府资金,用于体育学院学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基地专项建设,青海师大体育中心实践能力提升项目,体育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2)实验室建设。本学科建有运动生理、运动解剖、运动心理、体育保健等实验室,购置了身体成分测试仪、骨密度测试仪、尿蛋白检测器、心率测试仪、血乳酸测试仪、身体机能综合测评系统、心理健康综合测评系统等实验仪器设备。另外,体育学院与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高原训练和大众体育健身方面的研究工作。青海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是国家体育总局“高原训练研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工作站”,。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和较为完备的实验条件为理论课教学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体育硕士专业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3)场地设施。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场和体育馆占地总面积为31300平方米,拥有1座大型体育馆,2块标准400米田径场、18块篮球场、2块足球场、25人制足球场、7块网球场和9块排球场,建有乒乓球、体操、摔跤、武术、形体、力量等10个训练馆和一座150米的室内跑廊。这些场馆设施完全能够满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需求。

(4)社会资源。学校与青海省体育局合作参与青海省各级各类运动会裁判员和运动员的选派;与青海省教育厅合作成立“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为青海省《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数据整理、上报和分析提供服务;承办青海省大学生足球、篮球、田径等各级各类赛事活动和青海省体育高考项目测试的组织与实施工作;与青海省民族宗教委员会合作成立“青海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基地”,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部分项目的培训和运动员的选拔与参赛提供服务;与青海省体育产业中心合作参与青海省体育产业专项调研工作和青海省体育场馆的调研等工作;与8家实习实践基地签订协议。

5)奖助体系。学校为体育硕士提供的奖助体系和学术型学位硕士完全相同,同时学校还设立了研究生“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并提供相应助学金。

6)图书资源。体育教育类图书有1.5万余册(),图书馆同时提供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体育学院建有体育专业类图书室,现有图书2000余册,购置体育类期刊杂志20余种。图书资料和电子信息资源可以充分满足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求。

7)信息化支撑。目前校园网约有2.3万个信息点,学校网主干带宽20Gbps,出口带宽22.1Gbps。有线网络覆盖2个校区的所有楼宇,Wifi城北校区100%覆盖。建有公共服务器共86台,存储服务器空间共1426TB,管理信息系统总数19个,基础平台系统总数6个,基础平台上集成教学、管理、服务等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各业务系统的单点登录、数据共享及综合信息服务,学校管理信息化和和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学校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在线运行网络教学、教学评估、在线考试、教室云桌面、云盘、尔雅通识课等系统,出台网络教学、课程建设、慕课学分管理等相关政策文件,变革教育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育与在线教育的融合、推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制度建设

健全规章制度,严格过程监控。校院两级制定的体育硕士培养专门或相关文件59份,这些文件覆盖体育硕士培养的每一个环节,从招生到学位论文答辩的管理,从研究生到导师,从课堂教学到实习实践,在培养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均严格依照各项规定切实监管,确保培养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

本年度,一名学科教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加入到学院师资队伍中;一名教师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一名导师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一名导师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

()培养条件建设

学校与8家单位联合建立了体育硕士实践教学基地,学校拨付专项经费用于体育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依照《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结合学校和签约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教学大纲》,全体学生于第三学期进入实习基地集中实习,实习时间为1个学期。学校聘请实践基地中高水平优秀专业人员20 人作为实践指导教师,专门负责指导我校体育硕士全面开展实践活动。运动训练方向研究生在读期间被安排到省市体校和业余体校参与训练计划制定、运动员管理、训练实施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体育教学方向研究生被安排到附属中学参与体育教学、竞赛组织裁判、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实施等工作,有效提升了体育教学方向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践过程中,结合各实践基地的具体情况,学生还参与了许多特色实践活动,如我校体育硕士在海西州业余体校实习期间,除参与摔跤和足球项目训练计划制和训练实施工作外,还参与了海西州全民健身服务指导工作,组织开展了全州那达慕大会以及全州赛马活动,开拓了学生眼界,提升了学生服务社会的专业能力。

()科学研究工作

本年度,体育学院在研各类科研项目共6项,其中青海省科技厅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1项,青海省哲学科学规划办项目2项,青海省教育厅委托项目1项,青海师范大学校级项目2项。已完成各类科研项目共2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青海师范大学校级项目1项。主编参编专著2部,科研论文获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建有三个科研团队。

()招生与培养等工作取得的成绩

体育硕士点自首届招生以来,共毕业学生118名。2020年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30人,从生源情况看,年度报考我校的考生和录取的研究生中来自省外高校的学生超过80%,其中包括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体育名校的优秀本科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和录取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充分体现了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科的影响力和区域优势。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科建设及科研成果相对薄弱

硕士生导师队伍相对薄弱,缺乏标志性研究成果,CSSCI收录论文少,学术专著、全国统编规划教材和省部级社科成果等方面明显不足。新专业建设、导师遴选、教学成果评定、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亟待加强。

2.师资结构不合理,高层次人才匮乏

目前,学院45岁以上教师占比较大,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太合理。学院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数偏少,教师学历层次有待提高。缺乏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学术梯队亟待完善。截止2021年底学院遴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为7人,其中2人为外聘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不足。

3.实验条件需改善

随着体育硕士授权点建设的需要,目前的实验室条件虽然能满足研究生实验的需求,但是仍需增加实验室用房数量和面积,进一步完善运动心理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生理、生化实验室和体育保健实验室仪器设施条件。

四、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一)发展目标

2022年加强体育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工作,强化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整改工作,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引领作用,深化对口支援和学术交流工作。

1.学科队伍建设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队伍建设,做好教学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强校外导师更多地参与学生指导。鼓励中青年教师提高学历层次,进一步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2.科研成果完成目标

凝练科研方向,重点建设高原、民族特色体育研究方向,力争在“高原健身”和“青海民族民俗体育”研究与开发领域取得较大的突破和进展,为青海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3.学科平台建设目标

加大科研管理力度,以青海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建设好“高原运动与训练”科研团队、“高原环境生物学机制”科研团队和“高原运动与脑科学”科研团队,依托高科院的支持,更好地发挥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科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力争在体育类社科项目上有新的成就,在体育类自然科学项目上有较大的突破。

4.人才培养目标

引进高层次体育人才,加强体育硕士专业授权点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两个方向的团队和师资力量;聘用具有较高职称的西宁市中学教师和具有较高运动员等级资格的教练员担任我校体育硕士双师型导师。

5.对口支援与学术交流目标

加强学术交流,加大学院教师外出学习的支持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研讨会。积极举办、承办高层次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开展学术交流。

6.资金与制度保障目标

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和高科院对“高原运动与训练”、“高原环境生物学机制”和“高原运动与脑科学”三个科研团队科研资金资助的优势,用于学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青海师大体育中心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体育学院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生理生化实验室建设。

(二)建设举措

1.与北京体育大学全力合作,做好青海省科技厅重点推广和研发项目《高原健身运动的生理生理适应机制、锻炼标准体系研究》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工作;全力推进“青海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各项工作;积极申报“高原运动与脑科学重点实验室”项目和“高原健身运动的生理生理适应机制方向大型科研仪器”项目;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2.举办第四届“高原运动与健康”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讲学、指导、合作、交流。鼓励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学术论坛,认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争取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其中,用于学科建设、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青海师大体育中心实践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体育学院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以及生理生化实验室建设。

()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利用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青海省政府、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体育局等政府机构及相关部门出台的与体育学科相关的系列政策文件,加强体育硕士授权点、体育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师资队伍等建设工作,加强对口支援与交流工作。

2.制度保障

围绕学院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科学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深化目标管理制度,以目标管理为抓手,促进各项工作上新台阶。全面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突破制约学院发展的瓶颈。

3.平台保障

充分发挥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青海省学生体育健康监测中心等中心的职能作用,提托高科院“高原运动与训练”、“高原环境生物学机制”和“高原运动与脑科学”三个科研团队的科研力量,为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平台保障。

4. 经费保障

统筹好学院建设项目,通过积极申请项目,争取获得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青海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专项资金等政府资金,通过合作和服务争取获得社会较好的资金投入。


版权所有© 青海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海湖大道延长段38号  邮编:810008   电话:0971-8015424